2016.04.08
本刊讯 2016年,上海公安局经侦总队联合本市多个公安分局联合发起“打击整治文玩艺术品流通域合同诈骗专项行动”。在3月17日集中抓捕现场,警方捣毁26个团伙开设的35处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其中刑拘370余名,取保候审70余名,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
捣毁诈骗犯罪团伙
在此次行动中,警方首先对上海近百家文玩艺术品流通服务类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结合110报警、工商举报等相关信息,在全市共梳理出20余个犯罪手法恶劣、作案规模较大的诈骗犯罪团伙。通过对这些信息深度整合,成功发现了上海宝艺、上海厚宝、君御公司等十余个涉案团伙的作案事实。
经查,这些涉嫌犯罪团伙自2012年起,设立收藏品流通中介企业及境外机构,勾结不法检测机构,聘用社会闲散人员假扮藏品买家、鉴定师和评估师等,假借提供藏品鉴定、检测、评估、展览和拍卖服务名义,骗取受害群众鉴定费、检测费、展览费和拍卖费等各种服务费用。为了更加“逼真”,有一些犯罪团伙还雇佣境外人员假冒买家、租用知名会展中心等手法实施犯罪。更甚的是,有的团伙采取暴力、恐吓等手段,拒不退还受害群众被骗资金,案件性质极其恶劣。
揭穿李鬼拍卖的骗局
据警方介绍,此次打击的涉嫌犯罪行为主要是合同诈骗,作案手法非常隐蔽。从鉴定、展览、拍卖等单个行为来看,实施犯罪的每一步都看似非常完善,但实际上,在这个诈骗链条里,鉴定公司伪造鉴定结果,展览和拍卖则雇佣群众演员来演一场戏。犯罪嫌疑人均设立文玩艺术品经营公司或拍卖公司等中介公司为作案平台,宣称专门从事文玩艺术品展示、拍卖活动,用看似华丽而又合法的外衣来掩盖,骗取被害人信任。此外,开设一个类似的公司成本很低,从工商注册到正式开张可能只要2个月左右。这个行业之间还存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一个古玩收藏品检测公司可能给好几家公司做检测,可能有的古玩展览公司还经营海外展览、拍卖的业务。
办案民警介绍,骗子公司全程都“装”得有模有样。骗子公司通过网络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引诱其上传自己手中的藏品照片,随后客服会告知被害人该藏品价值不菲,可以为其拍卖。待到被害人来到公司,会有“专家”进行初检,随后被带至VIP室,称已有买家想要购买,但需要进一步鉴定,一旦鉴定报告符合要求,手中的藏品便可以高达数百万卖出。而最后一环的鉴定费通常高达上万元,但在收钱之后,无论是什么藏品,骗子公司都会对被害人称鉴定报告不合格,藏品无法拍出或卖出。
拍卖协会严正声明
近两年,“李鬼拍卖”的事件屡次被曝出,拍卖协会及时给予正面回应,打击假拍卖企业。2014年5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拍假与假拍”为题,曝光了广州佳昊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古今通宝展览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虚假鉴定,以境外拍卖为借口骗取服务费的问题。对此,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专门发表《中国拍卖行业坚决反对假拍卖公司扰乱市场的行为》的声明,中国拍卖行业历来反对拍前收费的行为,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假拍行为。
广东省拍卖行业协会2014年宣传服务周以“走近媒体,共同打假”为专题,与主流媒体合作,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力量,专门针对市场中无资质的假拍卖企业的欺骗手段进行曝光,让更多的人学会辨别李鬼拍卖行,打击李鬼拍卖公司。
《中国拍卖行业坚决反对假拍卖公司扰乱市场的行为》的声明向“李鬼拍卖行”宣战。全国媒体和拍卖业先后加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次深度报道 “李鬼拍卖行”层层设局。2014 年 12 月初,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在央视各频道滚动播出“李鬼拍卖行”骗局,有效澄清了市场误解。报道后,广州工商部门及时开展“亮剑行动”,针对“李鬼拍卖行”进行查处,引起较大影响。
链接: 警惕李鬼拍卖
受到利益趋动“李鬼拍卖”事件不会因一次整治而绝迹,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执法部门的有力打击与整治,更需要广大收藏爱好者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对此本刊特别提醒:
拍卖是一种特殊的经营方式,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正式拍卖会前要进行拍卖公告、拍品展示、向有关部门备案等,并受到《拍卖法》和《拍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制约。而非拍卖企业在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竞买者的权益将无法受到《拍卖法》的保护。
正规拍卖在拍前不应收费。按照《拍卖法》的规定,国内的拍卖公司只在拍卖标的成交后向委托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及拍品图录费和保管费用等,一般情况下不会在拍卖会前向委托方收取费用。海外的拍卖公司也没有在拍卖会前收取手续费的惯例。
“天价”鉴定要小心。诈骗公司利用藏家希望“藏有所值”的心理,安排所谓的“鉴定专家”鉴定藏品,并开出诱人的参考价格,引诱藏家签订合同从而支付服务费用。实际上,在拍卖公司主持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中,拍卖前虽然也有鉴定环节,但一般是由拍卖公司自己或聘请的文物拍卖专业人员(国家文物局资格认证)进行鉴定工作,鉴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确定标的是否能够达到上拍的要求。
选择正规的拍卖企业。藏品所有人委托拍卖,应选择具有拍卖资质的拍卖企业进行委托拍卖,签订《委托拍卖合同》,如果涉及到文物拍卖,还需要查看拍卖公司是否具备国家文物局许可的文物拍卖资质。切勿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的“文化公司”、“展览公司”等不具备拍卖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谨慎辨识公司名称、LOGO、标示、网站域名等,以防上当受骗。
|